凯发娱发k8

明朝名言名句大全 -凯发娱发k8

2017-03-01

  明朝名言 明朝经典语录 共收录明朝名人名言777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明朝名人名言

  明·戚继光《马上作》。这两句大意是:一年三百六十来天,我大多是拿着枪,在马上度过的。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东征西讨,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此二句便生动地写出了戚继光的戎马生涯。“横戈”二字,写出戚继光身为统帅,时刻警惕敌人来犯的责任心。“行”字点明作者转战南北的情景,也烘托出一个爱国将领为国事日夜操劳,终年辛苦的形象。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马上作》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忠心正气,千古不磨。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是成虹霓。元末明初文学家 宋濂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明朝名言语录明代大臣 杨继盛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明代明臣 于谦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明朝名人名言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代小说家 罗懋登 《三宝太监西洋记》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朝名言语录明代画家 文嘉 《今日》

  虚己者进德之基。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血气最忌讳的是盛大,心胸最忌讳的是满足,才华最忌讳的是显露。少年人的血气方刚,所以最容易义气用事。遇到不平的事情,便要挺身而出。他们总以为自己本领很大,无所不能。谁都知道,年轻人往往很少恐惧之感,什么事情都不怎么去思前想后,瞻左顾右。思想得少,就会没有顾忌,直来直往。而且有时候还特别讲究哥们义气,爱拍胸脯。气要与神相抱才行,气好比是军兵,而神才是司令。司令要有兵去执行命令,光下命令而无人执行不行。光有兵而无司令,或者司令软弱也不行。少年人智慧少,所以气血一旺,就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差错。那些闹事打架,惹是生非的,都是年轻人。所以,服兵役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头脑简单,容易受人摆布;血气方刚,容易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到年纪大了,就会顾虑重重,牵肠挂肚。一个人的心胸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很关键。心胸宽广了,便会无所不包,可以容纳天下,那么一切善恶敌友都可以集合在我自己的胸中了。如果心胸狭窄,连自己都装纳不下,怎么还能够去容纳得了别人!但常见有些人,胸中稍有见地,便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天下只有老子第一了!结果是,容纳不了别人的,自己也不会被人容纳;自己跟别人过不去,别人也会跟自己过不去。《老子》说:“持盈之道,损之又损。”要保持最满足的地步,就必须不停地损抑自己,这就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原因是自己总不会满足,心胸也就不停地有所收益,能够装得下更多的事物,以至于大到天下和宇宙。而我与天地宇宙成为一体,那就是弥勒佛了: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不自满,别人就会替我们自己来满足;人一自满,别人就会来给我们损害。秦始皇的阿房宫最大,结果最先被人烧毁;孔子的门庐不高,而天下后世人却不停地在为他加高。道理是很简单的,就看人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自损!人们都推崇李白的才华横溢,但李白却一生落魄而壮志难酬。就是因为他才气太大,时刻显露在外,往往容易让人受不了。许多有才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重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才华的本身便是与人不能相处的。才华就是要表现自己,就好象那处在囊中的锥子一样,时不时地就要冒出尖来,这尖也一定会扎住人的。人们爱才,但却又怕才把自己给伤着了。叫现在的人们读李白的诗可以,但要他们都与李白本人去接触,恐怕就不那么痛快了。李白要的是痛快淋漓,咱们自己也想痛快淋漓哩!他痛快淋漓了,我们反而也就不能够痛快淋漓了。所以说,所有有才华的人,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发展,就少一点牢骚,不要抱怨什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话。如果我们能够把才华收起一点,用浑厚的风格来表现,与人相处得就可能融洽一些。这样以来,我们才会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而才华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正直无私,扬眉吐气,我不怕人,人皆敬我,就是天堂快乐之境,此为将之根本。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朝名人名言明代诗人 王廷陈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代学者 王文禄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两句大意是:人一生中结识的人不少,到处都会有,但真正成为知心朋友的能有几人!《警世通言》中的这个故事,反映俞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结为知音。锺子期死,知音难以再得,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一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朋友不在多,而在有无真正知心的挚友。一面之交的朋友,酒肉之交的朋友,权势之交的朋友……都是不可靠的,都不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选·补遗》

  人不能重己,无以致人。 明朝名言语录明朝清官 海瑞 《赠吴颐庵二尹句容序》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 李贽

  幼是定基,少是勤学。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明代明臣 于谦

  居家有二语,曰:惟怒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明朝名人名言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对联。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写书院学子的读书声和自然界的风雨声交织一起,与天籁齐鸣;下联写书院的读书人并非埋头读书,不问世事,而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下句合起来,就是说既要致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只强调读书,不关心政治,只能成为无用的书呆子;只强调政治,不努力读书,也只能成为空头政治家。这副对联长久为人记诵,除了它对仗工稳、琅琅上口的形式美音律美之外,与这副对联所讲述的道理和东林党人关心时政的精神有着重要关系。至今人们去无锡“东林书院”旧址游览时,还可见到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明代思想家 顾宪成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膛目笑腐儒,支离守文字。 明朝名言语录

  见明·陈子龙《送徐暗公省试之金陵》。瞠(chēng撑)目:瞪着眼看。这两句大意是:瞪着眼睛笑看那些迂腐的儒生,只会支离破碎地死守经书里的文字。这两句讥笑腐儒不谙世事,不知变革,只会抱残守缺,咬文嚼字。化用以讽刺当今那些不理解马列主义精神实质,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条主义者,也很合适。

  明末文学家 陈子龙 《送徐暗公省试之金陵》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明末清初·顾炎武《秋山》。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被吴王夫差打败。他为了复围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了吴国。致死:效命,为国捐躯。这两句大意是:越王匈践栖居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人民信任,越国百姓情愿敢死,为国捐躯。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在国家沦亡,国难当头的时候,只要领导人有抗敌复目的丧心,人民就会响应跟从,誓为国殇。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秋山》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

  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喙(huì惠):鸟兽的嘴。这两句大意是:乌黑的脸,长满了短毛,长嘴巴,大耳朵。这两句写猪八戒的形象。猪八戒已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艺术形象,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知名度。~两句是孙悟空在高老庄赚取猪八戒时所看到的猪八戒形象。八个字就抓住猪八戒最生动、最突出的特点,令人难忘。以~为形象特征的“猪八戒”,已成为中国人对丑人的代称了。

  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西游记》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这两句大意是:两只老虎争斗,必然有一只要伤亡。这两句话是从《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演化而来,现在用以比喻势均力敌或势力大体相当的两雄(两个人、两种势力、两个集团、两个国家)对立斗争,不是两败惧伤,则必有一伤亡。因此,应当尽量避免两虎相斗,两雄并争。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明朝名人名言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以光明正大,心地坦菠,磊落硬气自许或赞人者可用此语。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日往月来,星移斗换。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斗换:指北斗星的杓移动了位置,转了方向,意思是说季节变化了。这两句大意是:时光不断推移,岁月不断变迁。~两句常用以形容日月交替,往来如梭,日子很快地过去,时代也已起了变化.勉励人们珍时惜阴,及时努力时可以化用。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见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宋世风俗》。本句大意是,天底下没有不能改变的风俗习惯。风俗是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的优劣,关系到社会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因此,凡是有作为的执政者,都要通过教化有意识地倡导一种好的民风.当民风浅薄时,就要提倡移风易俗。~一语,说明了培养良好风俗的必要性和移风易俗的可行性。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日知录》

  外君子而内小人。

  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本句大意是:外表上看去很像正人君子,实际上却是奸诈的小人。有的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内心却无耻之极,他所呈现的是一副虚伪的假相,以图骗得人们的好感或好评,而使自己的丑恶灵魂隐蔽起来,可以此揭露那些伪君子。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有钱可以通神。 明朝名言语录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情》。五车:言书之多。二酉: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相传秦人在此读书,书留在山中,后即用以形容书多。这两句大意是:学问渊博像富有五车之书的古人,书籍多得像秦人在大酉、小酉山中的藏书。这是用以夸赞博学的名句。《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以五车称人的博学。此名句两处用典,言简意丰,典雅含蓄,同时富有夸张色彩,文风活泼,故很为人喜用。尤其是“学富五车”一句,至今仍作为成语活在人的口头上和文章里。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情》

  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见明·刘永锡《行路难》。白日:太阳。这两句大意是:浓云弥漫啊,太阳也寒光闪闪,天地之间荆棘丛生,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这两句以景衬情,以景喻理,“云漫漫”象征人生道路的隐约不明,“天荆地棘”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此情此景,令人畏惧,令人心寒。两句比喻精当,感情充沛,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学习,用以抒写旧社会人生的艰难,也很确切。

  明代读书人 刘永锡 《行路难》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见明·戚继光《过文登营》。徽茫:指海波浩淼苍茫的样子。岁华:岁月,光阴。这两句大意是:深知在浩淼遥远的海外,还有许多国家虎视着中国,因此不敢忘记祖国的安危而白白虚度光阴。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战功卓著。这首诗是他奉命巡视海上驻军时在文登营地写成的。前句写想象,点出东南沿海形势严峻,海外诸国虎视眈眈,倭寇时常侵边。后句写抱负,抒发决心保卫祖国,不敢虚度年华的胸怀。宇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十分感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赞颂不忘祖国危亡以身许国的英雄,可引此名句。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过文登营》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明朝名人名言

  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怯(qie窃)死:胆小怕死。苟免:苟且免除死亡。毁节:毁坏名节。这两句大意是:勇将不因怕死而苟且求免,壮士决不毁节而偷生人间。“怯死”和“毁节”是人生最大的耻辱,不仅为勇将士、壮士所唾弃,也为任何一个珍惜自己名誉品格的人所不取;而如果真能在生死考验面前做到“不怯死以苟免”,“不毁节而求生”,也就可以称得上“勇将”、“壮士”。可化用以自勉勉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见明·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经国:治理国家。衽席:寝处之所,这里是安居乐业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大丈夫志在把整个国家治理好,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海瑞是明代刚正不阿的清官,~表现他一心为国,志在天下的爱国精神和远大怀抱。写爱国抱负时可以引用。

  明朝清官 海瑞 《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见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滑:婉转讹畅。风情男女相爱的情怀。选两句大意是黄莺遇到风和且暖,歌声就变得婉转畅快,男女有了爱情.就不由得詹开颜凳。俗语说。人逢喜事特神爽”-情人相逢.更会激情满怀,甜在心里,笺在脸上。透过情人“笑izl开”的神情举止,袒露出来的是他们兴奋、喜悦、幸福的深情蜜意。这两句可用以描写恋人相会的神情。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有了风,水才能掀起波浪;潮水不来,水面自然平静。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风起浪生,风平浪静,这是物理自然。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一个普遍的事理,即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定事出有因;事情的起因弄清了,矛盾解决了,事情也就平息了。可以~说明事出有因的道理。

  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西游记》

  只因一着错,满盘都是空。 明朝名言语录

  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着:一步棋子。这两句大意是:只因为一步棋下错了,结果导致全盘棋都输了。下棋时往往一步棋走错,就会影响全局,使全盘皆输,这样,在此之前的所有辛苦努力,就都白费了功夫。下棋如此,办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件事费尽了精力,往往是一步不慎,就使整个事业毁于一旦,所有的精力也白费了。这两句以下棋比喻办事,非常恰当,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也可用于表现由于一步不慎,导致全局败坏的遗憾。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见明·汤显祖《相如》。这两句大意是:干金易得,知音难遇。两个知音一时偶然相逢,结为知交,会传为佳话,千载之后人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高兴。《相如》诗写道“~。上有汉武皇,下有卓史君。”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辞赋家,患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大加称赏,以为是古人所作,发出“朕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的感叹。下人告诉汉武帝,相如是当代人,武帝召见,视为知音。卓文君新寡,居父家中,司马相如参加卓氏家宴,以琴挑之,两心灵犀相通,文君夜奔相如。~两句是说:司马相如与汉武帝,君臣际遇,结为知音;又与卓文君相识,成为佳偶。这偶然间的相遇,都成了久为流传的佳话,千载之下的人也为之欣慰。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相如》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见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姹(chà岔)紫嫣(yān烟)红:形容百花盛开,花色艳丽。姹、嫣,娇艳。断井颓垣:废弃的水井和倒塌的院墙。这几句是杜丽娘的唱词,大意是:原来花儿已经到处开遍,如此鲜艳,像这样美丽的鲜花却都交给了断井颓垣;苍天啊,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应该怎么办?赏心乐事出现在谁家的庭院?面对美好的春光,杜丽娘欣赏不已;看到春光都付与断井颓垣,白白流逝,又惋惜不已。她触景生情。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青春都付与了寂寞深闺,良辰美景白白虚度,美好的青春也被耽搁,由此引出浓重的感伤。在这里,作者把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写景抒情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支名曲后世传唱不息,《红楼梦》,《桃花扇》等名著中都有引用。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见明·于谦《咏煤炭》。这两句大意是:只希望百姓都能过上饱暖的生活,不辞辛苦地从深山老林出来,进入百姓的生活中间。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关怀人民的政治家,他爱国忧民的心怀在诗中有鲜明的表现。这两句诗借歌咏煤炭,表白了自己以天下苍生为念,甘愿为人民利益而不辞辛劳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感动万分。现可用来表现为人民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思想。

  明代明臣 于谦 《咏煤炭》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明朝名人名言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在旧社会,世情贵高贱低,对有钱有势者往往巴结奉承,热情有余,而对无钱无势者则白眼相向,冷若冰霜。这种庸俗的人际关系,为道德高尚者所不齿。两句含有揭露、慨叹和否定的意思。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见明·于谦《静夜思》。倏(shū抒)忽:极快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春秋交替不相等待,忽然之闻美貌红颜就变成满头白发。这是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春花春风,秋月秋霜,相接相续,永无止歇,倏忽之间,韶华退尽,鬓染秋霜,其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与自然法则,给人以理性的启迪。“朱颜”、“白头”写象,形象生动、鲜明;“春风”、“秋月”写境,提供给读者一个接连不断的时间背景。境与象的结合形成诗句韵味极深的意境,于说理之外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代明臣 于谦 《静夜思》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妗肪硪弧2菟鳎翰萆u饬骄浯笠馐牵罕簧咭ч淮危院罂醇裆哐拥牟萆透械胶ε隆u馐橇骄淇谕废坝玫乃子铮肿“一次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蛇的样子很可怕,被毒蛇咬过的人有生命之忧,更常常胆战心惊,心有余悸。所以,以后别说再遇到蛇,就是看到类似蛇的样子的绳索,就引起条件反射,惊惧色变,避之未恐不及。用~比喻受过惊吓的人胆小怕事的心态,形象而贴切。这两句话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头上,使用率很高。

  明代文学家 凌鞒 《初刻拍案惊奇》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明代·道人·洪应明《菜根谭》一个人做了坏事最担心的是不容易被人发觉,做了好事最不宜的是自己宣扬出去。所以坏事如果能及早被发现那灾祸就会相对小些,如果不容易被人发现那灾祸就会更大;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扬出去那功劳就会变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才会功德圆满。

  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菜根谭》

  杜宇一声裂石文,仰天啼血染白云。 明朝名言语录

  明·陈子龙《杜鹃行》。杜宇:传说中的蜀帝的名字,他后来含冤死去,化为鸟,人称其鸟为杜鹃,这里的“杜字”指杜鹃鸟。文:纹。这两句大意是:杜鹃的一声悲啼能裂开石纹,它仰天啼血,鲜血染红了白云。杜鹃鸟鸣叫声如啼哭,且啼声不停,“人言此鸟啼至出血乃止”(《本草拾遗》语),所以人们也常以“啼血”二字形容杜鹃的悲苦之声。诗人描写杜鹃鸟,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它的啼声写得特别悲切。

  明末文学家 陈子龙 《杜鹃行》

  悠悠花上蝶,故故作双飞。

  明·蔡羽《晓起》。故故:故意,偏偏。这两句大意是:在花枝上悠然翻飞的蝴蝶,好似故意成双作对地相伴起舞。诗句以蝶的双飞衬托人的孤单。“悠悠”的蝴蝶是轻盈愉悦的,它似乎与人作对,“故故”作双飞。诗句以乐衬忧,以双衬单,不写人之情,而人之情毕现。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蔡羽 《晓起》

  临歧莫动殊方感,余亦东西南北人。

  明·边贡《送马欹湖赴河南提学》。这两句大意是:临近岔道即将分别的时刻,请不要触动羁旅异域的他乡之感;我同你一样浪迹四方,也是飘泊无定之人。用自己的遭际和亲身感受去安慰对方,比空洞的说教更亲切感人,容易为对方感情所接受。这是安慰人的一种方法。

  明代诗人 文学家 边贡 《送马欹湖赴河南提学》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途穷:路的尽头,比喻穷困的处境。这两句大意是: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这两句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居富思贫,勤俭持家,防患于未然。劝人节俭时可以引用。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风流谁是陈思客,相象当年洛水人。 明朝名人名言

  明·杜大中《水仙》。陈思:指曹植。曹植封陈王,谥号思。洛水人:即曹植《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宓妃。这两句大意是:谁是曹植笔下的风流娇客,看见水仙花就想象到当年的洛神。水仙花亭亭玉立于水中,其形象极像“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仙子洛神。早在北宋时,大诗人黄庭坚就曾把水仙花比拟为“凌波仙子。”杜大中看见水仙花,也浮想联翩,遥想到曹植笔下的风流客,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水仙、耐人寻味的诗:“玉貌盈盈翠带轻,凌波微步不生尘。~。”

  明朝官员 杜大中 《水仙》

  家无担石凌万夫,义重丘山轻一死。

  明·陈子龙《贫交行》。担(dan淡)石:均容量单位,表示一担之量,比喻微少,常用来形容米粟为数不多。凌: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人。轻:看轻。这两句大意是:家无存粮,气概却在万人之上;义重于山,为义不惜付出生命。这两句写“贫交”(穷朋友)之间肝胆相照、侠义相待的友情,每句自成反衬。前一句以无衬有,后一句以重衬轻,为朋友、为正义不辞万难、不惜一死之情状可见。

  明末文学家 陈子龙 《贫交行》

  求之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

  明·方孝儒《医原》要追求言语之外的蕴含,从而得到没有说出来的意趣。

  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医原》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恶(wù误):厌恶。自美:自身的行为端正美好,无可指责。自信:自己信守誓约。这几句大意是: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完美;要想别人不怀疑自己,必须自己先守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深感别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烦恼、抱怨.却忘了检查检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体。这几句则要求自己首先从自身做起,再反过来要求别人。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可供论述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 明朝名言语录

  明·方孝孺《闲居感怀》其三。九天:九重天,指天极高处。这两句大意是:蚯蚓独占区区一穴之地就心满意足,而神龙却志在九天凌空翱翔。作者以蚯蚓和神龙比喻社会上两种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理想。前者是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卑琐小人,他们胸无大志,只顾一己之私,有个舒适的安乐窝就别无他求;后者是目光远大,胸怀天下的志士仁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进取,力图为国为民作出一番大事业。作者意在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可引以为两种不同人生观的人画像,鼓舞人们心怀天下。

  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闲居感怀》

  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达:畅达。这两句大意是:文辞以畅选为主,不必计较它是繁多还是简约。一般论述文章繁简者都认为辞以简为上;顾炎武则认为,文辞的繁简,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该繁的地方应该泼墨挥洒,该简的地方应该惜墨如金,此说可取。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日知录》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明·洪应明《菜根谭》当发现别人在欺骗自己时,不要在言语里表现出来自己的聪明;当受到别人的侮辱时,也不要在表情上表露自己的愤怒.这里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菜根谭》

  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结构,不仿形迹。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这几句大意是: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领会其精神意境,面对现实景象来谋篇布局,不模仿别人作品的形迹。这几句话内容丰富,从深入生活到理解生活,从材料积累到谋篇布局、刻意创新,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创作时可作借鉴。

  明代文人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聪明了一世,蒙懂在一时。 明朝名人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蒙懂:认识不清,不明事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了一辈子,却一时糊涂了。这两句又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也作“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说明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常用来说白已或别人一时忘记,或者一时糊涂。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一事真,百事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醒世恒言》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曰:说。一毫:一点点。虚美:虚称美好。过:错误。讳(huì惠)过:隐讳错误。这几句大意是:美好的就说美好,一点也不虚张其美好;错误的就说错误,一点也不隐讳其错误。海瑞在这里赞扬一种实事求是的语言风格和刚直品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因为有所求而多说悦耳的话,也不因为有所忌而文过饰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此,在有关国家、集体的政治、经济等大事上更当如此。现在常把这种语言风格称为“直言不讳”。虽然有时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但品质高洁者决不因此而有所顾忌。这几句多被用来表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人或事,也可用来赞美刚直不阿的人。

  明朝清官 海瑞 《治安疏》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

  明·海瑞《治安疏》。余用:余财。盖藏:储藏。这几句大意是:一实行节省,国家就有了余财,百姓也有了储备,这好处不知有多少啊!节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人曾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所以,海瑞在给皇帝上的《治安疏》中指出:~,说明实行节俭,无论于国于民都有莫大的好处。此条可用以龃明节俭、积贮的重要性。

  明朝清官 海瑞 《治安疏》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 明朝名言语录

  明·方孝孺《感怀》。天风:自天而降的大风。梧桐枝:相传凤凰非楝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桐梧不栖,是一种极尊贵、极高雅的鸟。这两句大意是:凤凰随着天风而降,夜里栖息在梧桐枝上。凤凰本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圣、尊贵的鸟,人间难得一见,故而诗人想象它只会随着天风而下,也只肯栖息在梧桐枝上。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凤凰,或用于形容圣洁、高雅的人。

  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感怀》

  玉阶宜有此花开,金鼎调香宰相才。莫谓人间无彩笔,写将艳入云台。

  明·德祥《芍药》。金鼎调香:用金子铸的鼎烹调芍药。芍药除有观赏价值外,还可以入药。其根性微寒,可止痛、养血。和于兰、桂五味等可作调料,有去病助食之效,故韩愈有“五鼎烹芍药”之句。宰相才:古称百花以牡丹为第一,称花王;芍药为第二,称花相。这两句大意是:玉石台阶前最宜有芍药盛开,它既可用金鼎调香助食,又具备花相之才。诗的下二句是:“莫谓人间无彩笔,写将艳入云台。”彩笔,喻文才;云台,台名。汉永平中,明帝追感前世功臣,曾将二十八将画在云台上。后二句大意是:莫要说人间没有画师高手,定会有人把花相的艳姿浓态画于云台,以彰其功。用拟人和用典的方法写芍药,别有意趣。

  明代僧人 德祥 《芍药》

  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这两句大意是:强手之中,还有更强的对手;用诡诈之术的人,还会碰到能识破诡诈之术的人。天外有天,人中有人,世上强手林立,强手还会遇到更强的对手。善于使用诡诈之术的人,将来也会翻车在诡诈之术上。因此为将治兵者必须戒骄戒躁,行诡诈之术的人也不要肆无忌惮。此二句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台、温、处树旗谣》。天高:指僻远地区。相公:旧时对官吏的一种称呼。这两句大意是:处在僻远地区离皇帝远,老百姓少而官吏多。~形容封建社会边远地区的百姓在无法无天的环境中倍受黑暗政治的欺压,可用于表现旧社会边远地区官场、社会的极端黑暗。现在人们赋于“天高皇帝远”以新意,指有的人因为离中央政权或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明代学者 黄溥 《闲中今古录·台、温、处树旗谣》

  不怕官,只怕管。 明朝名人名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两句说明不管官有多大,如果不能直接管住自己,约束力就不那么大,就不必害怕;相反,官职再小,甚至不是官,但只要能直接管住自己,就必须小心对待。选两句说明顶头上司的威力,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常被引用。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类似的话在我国流传甚广,如《吕氏春秋·用民》说“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合汗衫》说“种谷得谷,种麻得麻”。《涅盘经》说“种瓜得瓜,种李得李”,清人尹会一的《吕语集粹·存养》里说“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现在口语里也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都是说善果,恶果皆由自己造成,也可从积极方面理解为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是自悔的话,可说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也可作为责怪别人的话,说某人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句话常被引用。凡不满意眼前的情况,后悔过去的作法导致今日结果的皆可用此话。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朝名言语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这是由人们一种很奇特的心理现象造成的一种很奇特的社会现象,往往好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坏事却一传十,十人传百,在不知不觉中传得很快很远。这两句多用来形容坏事很容易被人们知道,含有警戒之意,也可单用“恶事传千里”。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可以此二句形容把敌人团团包围,使敌人躲逃无路,胜利唾手可得;也可形容事情易办。很有把握。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这是人常有的心理感觉。欢乐时情绪激动,兴奋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飞快地过去了,出于对欢乐的留恋,就总觉得时间太短。寂寞时痛苦难熬,只盼着夜晚快点过去,好在天亮时使情绪有所调节,就只恼恨夜太长了。一说“苦日难熬,欢时易过”(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与此意同。可用于写欢乐时或愁苦时人们对时间的感觉。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这两句比喻平日不积极努力作好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设法应付。俗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对事情在平日就要预作准备,临事才能应付自如。事到临头才慌忙设法,就来不及了。也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单作“临时抱佛脚”、“急时抱佛脚”。可用来比喻平时不准备,临事才设法;也可比喻平日不努力,临事才学习;还可比喻平时不与交往.临事才向人求助。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萌。 明朝名人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树:种植。荆棘:泛指丛生的有剌植物。这两句大意是:种荆棘就得挨扎受刺,植桃李就能乘凉得荫。~是从刘向《说苑·复恩》“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一段话简化而来。在原书中说明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表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它和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话”意思相近。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瓜儿只拣软处捏。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这句话比喻专挑软弱的人欺侮,俗语有“吃柿子拣软的捏”,与此意同。可用以喻示为人要刚强,不能软弱地可用以嘲讽欺软怕硬的人。

  明代小说家《金瓶梅》作者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一边吃着碗里的食物,一边看着锅里的食物。比喻贪得无厌,也作“吃着锅里,占着碗里”。多用来责备那些贪婪的人,也可用来形容馋相。

  明代小说家《金瓶梅》作者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

  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儿扶持。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牡丹花虽然雍容华贵,但若没有绿叶相映衬,也不好看。一朵光秃秃的花,尽管它十分艳丽,也使人感到单调,只有配上绿叶,才能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以最简单的比喻,说明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也是这个道理。写作上讲烘托、映衬,也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问题。此二句可用以说明烘托手法,也可用以说明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明代小说家《金瓶梅》作者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

  初生牛犊不怕虎。 明朝名言语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四回引俗语。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紧行无好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紧行:急急赶路。本句大意是:走路急了就走不出好步代。在一般情况下,走路的步伐不紧不慢,具有一定的匀称性。而走得急了,就会打破平时的习惯,步伐也就乱了。办事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如果办得急了,就会丢三落四,出现漏洞,很难把事情办好。这句多用于比喻办事不可急躁。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鹪鹩(jiāoliáo焦辽):一种小鸟,又名“巧妇鸟”。窟:洞穴。这两句大意是:连很小的鹪鹩鸟还有一枝可供栖身,狡滑的兔子也有三个洞穴可以藏身。~说明凡是动物,都有安身立命之处,以此比喻作为社会的人,更应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狡兔三窟”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第四》,现多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才便于逃避灾祸,多用于贬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千虚不如一实。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本句大意是:一千件虚假的,不如一件真实的。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倍尔曾说:“谎话说得多了,便成为事实”,成语中也有“三人成虎”的说法,但假的毕竟是假的,谎言永远不能成为事实,可以此告诫弄虚作假的人。古人还有“千虚不搏(抵)一实”的说法,意为空想一千次也不抵实践一次,与~意思相似。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 明朝名人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两句大意是:公理、正义属于自己这一边,说起话来言语自然就豪壮;负屈含冤,语声必然会高亢。占有公理和正义,无所畏惧,气势盛大,语言自然豪壮,所谓“理直气壮”,即是如此。身上负屈,胸中含冤,极力向人表白,以求伸张正义,其声必然高亢。这两句多用来描述负屈者心中悲愤,高声喊冤之状,也可仅用前句形容有理者的声色气概。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极言粮食之少。半丝半缕(iǔ吕):极言物力之徽。缕:线。恒:经常.物力:可以使用的物资。维艰:艰难。维,助词。这几句大意是:一顿粥一餐饭,应当想到来得不易;半条丝半根线,常常惦念物力艰难。这几句用夸张的笔法,极言物力来之不易,点点滴滴,都应十分珍惜,告诫人们必须反对浪费。朱柏庐的这几句治家格言,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 朱柏庐 《治家格言》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这两句大意是:胆子大,天下什么地方都能走到;胆子小,一步也难以走动。凡做事,首先须要有胆量,有勇气。有胆,再难到的地方也敢去,再难做的事情也敢做,这才有取胜的可能。相反,如果胆量小,凡事谨小慎微,萎萎缩缩,再易做的事也不敢做,再易到的地方也不敢去,这就无异于自己把自己捆了起来,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句中以“大胆“与“小心”两相对照,两种胆量,两种结果,对比鲜明,发人深省,这种对比说理的方法可以学习。这两句可用来鼓舞人们的进取拚搏精神,告诫人们不要作谨小慎微,裹足不前的小脚女人。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女子无才便有德。

  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引明人陈眉公语。本句大意是:女子没有才能就是最好的德行。重男轻女,歧视妇女是封建社会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之一。陈眉公说:“丈夫有德便是才,~。”此谬论一出,流毒很广,影响深远。~在目杜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弹,成为当时衡量妇女德行的一种标准。它公然提倡妇女温顺无能,依附男姓,是扼杀妇女聪明才智的精神鸦片。可引来说明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此句亦作“女子无才便是德”。

  明末清初文学家 张岱 《公祭祁夫人文》

  贪多嚼不拦。 明朝名言语录

  明·凌鞒酢抖膛陌妇·襄敏公元宵失子》。本句大意是:贪图吃得多,往往嚼不碎。《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载:一个贼为得到更多的钱财,拐骗了人家一个孩子,可是不便带走,中途又只好丢掉了。众贼道:“而今孩子何在?正是~了。”后多用来比喻一味追求数量,质量则受到影响,劝人要量力而行;还常用在学习上,说明学习知识不可一味求多,以免影响消化接受。

  明代文学家 凌鞒 《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凌鞒酢冻蹩膛陌妇妗范怼u饬骄浯笠馐牵褐灰星嗌酱嬖冢筒怀蠲挥胁窕鹕铡4硕淇捎糜谌懊闳嗽诶咽辈灰倚模灰蛊灰腥嗽冢a糇∮猩α浚筒怀蠲挥邪旆ǎ突嵊谐晒φ南m

  明代文学家 凌鞒 《初刻拍案惊奇》

  铁怕落炉,人怕落套。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套:圈套。这两句大意是:铁怕落入熔炉,人怕落入圈套。这是两句俗语,以铁落炉会被熔化为比喻,说明人落入圈套会遭暗算的道理,劝世人要处处谨慎,严防不测,以免落入圈套。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若要俏,添重孝。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孝:白色孝服。这两句大意是:穿着白色孝服,看上去显得更加俏丽。这是一句俗语。本来为亲人守丧着孝是悲哀的事情,然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浓妆艳抹虽然艳丽,却先之于冶;白色的素服却显得更加清秀淡雅。这句俗语一般用於年轻女子。同时也说明,美不重在妆饰,而贵在淡雅自然。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赔了夫人又折兵。 明朝名人名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折(she舌):亏损。本句大意是:不但赔了夫人,还损失了兵将。东吴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采用周瑜的计谋,假意把妹妹嫁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招亲,打算乘机扣留作为人质,逼还荆州。不意弄假成真,刘备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并乘机带着孙夫人逃回荆州。周瑜派兵追赶,遭到伏击,蜀国军士挖苦地齐声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人们用此比喻想占别人的便宜,反而遭到双重损失。和俗语“偷鸡不成折把米”的意思相近。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劝君莫饮无情水,醉后教人心意迷。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无情水:指酒。心意迷:失去理智。这两句大意是:希望您不要多喝那无情的酒了,喝醉以后是会让人失去理智的。~二句以幽默的语言讽刺了那些贪杯好饮的人。作者把酒称为“无情水”,滑稽中带有嘲讽的意味;而“教人心意迷”五字,正好为“无情”作了注解。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这两句大意是;可贵的不在于没有错误,而在于能够改正错误。圣人尚且有过,因此一辈子“无过”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勇于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改过”之可贵。可引用以勉励犯了错误的人。

  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萌:萌芽,比喻事情刚开始发生。这两句大意是:有了过错就要改正,错误还没有露头就要警惕。这两句不仅告诫人们要及时改正已经发生的错误,而且告诚人们要防患于未然,警惕那些可能发生的错误,可谓语重心长。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明朝名言语录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欲:希望。恐:害怕。这几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急切地希望让别人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好;作了坏事唯恐别人知道,这一定是极大的坏。若是为了沽名钓誉而去作好事,自然不是真善;同样,若是作了坏事而又一味掩掩盖盖,销赃灭迹,定是犯有大罪。这两句用以告诫人们为善不要张扬,为恶不要掩饰,而要从速改正,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 朱柏庐 《治家格言》

  赌近盗,淫近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这两句大意是:赌博近似于盗窃,好淫近似于杀人。对于盗窃,杀人,其危害人人都知其严壁,而对赌博,好淫,其危害人们多认识得不那么深刻。殊不知赌博与盗窃。好淫与杀人,已相距不远了。赌徒赌输了还要赌,就会发展为盗窃;好淫而不能得手,或受到阻碍,往往会演变为杀人,这是好赌好淫者不知戒惧的。这两句指出睹博与盗窃,好淫与杀人的关系,实为警世之言,发人深省。这种采用类比、进层以阐明利害的论说方法可以学习;也可以用这两句警戒赌徒和好淫之人。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这几句大意是:作大事业时吝啬自己的身体,见到小利却忘了生命,这不是真正的英雄。这几句嘲讽了某些人的鼠目寸光,见识短浅。干大事业时,应全力以赴,舍身忘死,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成功;那些于大事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见到小利小惠却斤斤计较,馏铢必争,甚至舍命不舍财的人,实乃市井庸人,根本不能算英雄。可以此说明真正的英雄应是临大事不惜身,临钱财不苛得,把名利看如过眼云烟的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发怒时说的话,一定有机密会泄漏出来。这是从心理习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发怒时的心理特征及其后果。一个人平时十分谨慎,但发起火来,心情激动,大脑发热。平时不肯说的机密都会说出来,平时不会作的事也会作出来。林则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铬提醒自已,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劝诫人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随意发怒,尤其是在别人故意惹你发怒时,更要冷静地想一下应如何办。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明朝名人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这几句大意是:不应该因一时的得意就自我夸耀,自以为是;也不应该因一时的失意而丧失斗志,消极颓废。这几句以清楚明白的语言说明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办任何事情,骄傲是失败的开始,灰心丧气就是自毁长城。可以这几句劝勉人在胜利时应谦虚谨慎,在失败时应保持自信心。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赌:财物。这两句大意是:金银财物不能动摇他的心神,爵位俸禄不能转移他的志向。一个人只要确定了自己所献身的事业,就要为之奋斗终生,坚定不移,虽面临高官厚禄、金钱锦帛等荣华富贵的引诱,也不能夺其心志。这是一种高尚的节操。表现拒腐蚀、抗诱惑时可用此语。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这两句大意是:栽种树木一定要在根部培土,树立美德一定要加强内心的修养。美德的树立,优秀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须从根本上着力培养,只有从小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才会树立优良的品德,就像种树必须培土固本,删除旁枝一样。所以作者说:“~。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可供论述如何修身时引用。

  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传习录》

  官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几句大意是:说我好,赞美我的,不值得让我高兴;说我不好,批评我的,也不值得为此发怒。为人应含蓄、深沉,不能喜怒形于色,“闻谤而怒者,馋之锇也;见誉而喜者,妄之媒也”。更应认识到,言吾美者,未必是关心我,爱护我;道吾恶者,未必是忌妒我,陷害我。所以不能听到赞美便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大动肝火。可以此二句说明人应具有的修养。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朝名言语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现在人们常用“有缘”句形容相距很远的人结成了朋友或婚姻,用“无缘”句形容与亲友或想要会见的人打个照面竟未认出而失之交臂。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这两句可用来形容性格、才能相同的人互相敬慕爱护,最容易结为朋友。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人无疵,不可与交。

  明·张岱《陶庵梦忆》。疵:毛病。这两句大意是:一个没有一点毛病的人,不可与他交朋友。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以其无真气也。”癣,本指积久成习的嗜好,这里是指对某种事物的执著的爱好。真气,指人真实的秉性脾气。社会上的人孰能无过?没有一点缺点毛病,十全十美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那种所谓“无癖”、“无疵”者,要不就是玩世不恭,逢场作戏。对任何事物都采取玲漠和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挚爱也投有深情的人;要不就是圆滑透顶,八面玲珑,掩饰起真实的自我,随人俯仰,处处讨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不可与交”是有道理的,在识朋择友和人际交往中,张岱的名言不无教益。

  明末清初文学家 张岱 《陶庵梦忆》

  仇无大小,只怕伤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明·吕坤《续小儿语》。芥:小草;芥子微小不值钱.故以“草芥”、“一芥”比喻极微小。这几句大意是:仇隙无大小,只怕刺伤人心;若能救人于危急之中,那怕是极微小的一点恩惠,其贵重价值千金。“雪中送炭”的友谊比“锦上添花”的“盛情”要贵重得多。人在困难时刻、逆境当中,倘能得到一点微小的帮助,就像“涸辙之鲋”得到一升半斗的水一样,他会终生难忘。后两句可用以形容助人于困境之中的难能可贵。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续小儿语》

  要成好人,须寻好友。 明朝名人名言

  明·吕德胜《小儿语》。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好人.必须寻找和结交好的朋友。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古时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的择邻标准固然不足取,但她重视环境的影响,氛围的薰陶和榜样的作用,对今天仍有启迪作用。~虽为小儿语,切不可因为它浅近易懂而忽视了它所说的道理。

  明代教育家 吕德胜 《小儿语》

  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明·侠名《名贤集》。这两句大意是:居住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游必须选择好的朋友.古人有“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受到好的熏陶,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受到坏的影响。这对青少年尤其重要,社会生活中已有不少教训。这两句是从《苟子》的“居必择地,游必就士”、皮日体的。居必择地,行必依贤”演化而来.作为人生箴言,仍可借鉴。

  《名贤集》 《名贤集》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明·田艺蘅《玉笑零音》。鼋(yuán园):大鳖。“鼋呜鳘应”出西焦赣《易林》:“鼋鸣岐野,鳌应于泉”,意思是声气相通,互相感应。“兔死狐悲”见元·无名氏《赚崩通》,意思是免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物伤其类。这两句话多用于贬义,前者比喻坏人或邪恶势力声气相通,一呼一应,喧嚣不休;后者比喻因同伙,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不安。这两句话现在还使用,尤其“兔死狐悲”己成习见的成语。

  明代文学家 田艺蘅 《玉笑零音》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明·侠名《名贤集》。投机:意见相合,意气相投。这两句大意是:遇见知心朋友,喝千杯酒也嫌少;碰上意见不合的人,谈半句话也嫌多。这两句话现在人们口头还常说,可以合用,也可以分说。前句多用于劝酒,表示知己相逢,一醉方休;后句多用于有矛盾的朋友,不和睦的夫妻或意见不合拍的,表现他们在一起没有话可说,一说话就容岛吵嘴、顶牛。

  《名贤集》 《名贤集》

  一向单杉耐得冻,乍脱棉袄冻成病。 明朝名言语录

  明·吕坤《续小儿语》。乍:一下子。绵:丝绵。这两句大意是;一直穿着单衫,能忍耐住寒玲的侵袭,而一下子脱去绵祆却会被冻出病来。一喜衣着单薄,虽然天气遂渐变冷,但由于身体内部的自我调节,逐渐产生抵抗力,所以不会冻出病来;而一直穿着厚袄,猛地一下脱去,身体一时还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冻出病来。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衣服的增减要逐渐进行.不可过猛,特别是减衣尤须注意。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续小儿语》

  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爽口:合口味,好吃。殃:祸害。这两句大意是:合口的食物吃多了终究会害病,顺心的事情太多了必定生出祸端。物极必反。合口的食物人人喜爱,但吃得过量,就会对肠胃有害,也会使身体需要的营养不均衡,久而久之,必成疾病;快心的事固然令人高兴,但过分顺利,就会得意忘形,惹出灾祸。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在生活中要居安思危,以免乐极生悲。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色欲乃忘身之本。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色欲:喜好女色的欲念。忘身:不顾身体,不顾生命。本句大意是:贪图女色是戕害身体的根本。身体是人存在的根本,而沉迷女色,耗费精力,势必使身体大受亏损,最后导致毁灭,所以说~。本句可用于警戒人们不可为色欲而丧身。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网站地图